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法治人才——访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院长邱秋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22-03-17浏览次数:287

转自民主与法治时报(记者:任文岱责编:薛应军)积极破除跨学科融合发展壁垒、更新课程体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将市场监管、基层治理、绿色发展法治保障等研究方向的优势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法治人才。

人物名片:邱秋,湖北公安人,法学博士,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长江海商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 研究会副会长。

 

“经管法”高度融通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的特色。多年来,该法学院通过破除跨学科师资壁垒、产教研壁垒,更新课程体系等措施,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法治人才。

不仅如此,多年来,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还在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领域和绿色发展法治保障领域,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一直为国家和地方立法建言献策,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研究保障。

结合“经管法”优势 为基层治理培养人才

作为地方财经类高校的法学院,自成立以来,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一直重点培养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的“经管法”高度融通的法治人才。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院长邱秋表示,该法学院克服过去地方高校毕业生素质能力不适应基层法治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管法”课程体系融通难、“经管法”融通型人才培养具体路径模糊等困难,不断强化“经管法”融通型法治人才培养,将体系化的融通型课程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此,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更新课程体系,设置创业风险防范等“经管法”融通型理论课程群,涵盖通识类、专业类课程。同时,构建“经管法”融通的梯级实践课程模块,内含模拟法庭、企业沙盘推演、经营管理仿真实习、法律诊所等,并与普法宣传等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此外,还持续开展集中式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实战能力。

邱秋介绍,为培养“经管法”融通型卓越法治人才,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一方面破除跨学科师资壁垒,组建以“经济法课程群教学团队”为代表的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多学科学习能力,形成了复合能力培养机制。另一方面,破除产教研壁垒,开发融通型实务教材,师生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软件、申请发明专利等。

邱秋说,学校培养的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才能真正扎根基层,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德法兼修,并以“探究式”“体验式”培养方法推动学生体验国情、社情、民情,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了解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该法学院在基层治理法治保障领域,设有法律诊所实验实训中心,具备成熟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与基层实践能力,可以为基层治理培养和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

邱秋表示,这对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提出了新要求。湖北经济学院法学学科作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将在已有优势基础上,聚焦市场监管、绿色发展、基层治理领域法治人才培养,助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 培养市场急需的法治人才

邱秋表示,按照“经管法”融合发展、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建设的思路,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建立了一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开放合作、创新力强的科研团队,积极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新科技、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法律问题,在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邱秋表示,作为一所财经类高校的法学院,市场监管法治保障一直是该法学院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主要包括市场公平竞争法治、营商环境法治、消费者保护法治、自贸区发展法治、数据市场法治等。在此领域,该法学院拥有湖北省行政复议研究院、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学院学科带头人刘大洪教授兼任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会长。”邱秋表示,面向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利用自有优势,同时借助这些科研平台,积极培养市场经济监管与营商环境保障所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同时,该法学院还注重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高度结合,连续3年为武汉提供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有2名教师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反垄断专家库成员。

此外,基层治理法治保障也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具体包括基层政府治理、基层自治性组织治理、基层党组织治理等方面的法治研究。

邱秋介绍,在该研究方向上,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拥有湖北县域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地方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借助这些平台资源,该法学院重点围绕中部地区基层政府、自治性组织和基层党组织治理法治路径等开展系列研究,助推中部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此外,该法学院还建立优化营商环境与绿色发展学科、科研一体化团队,设立了“湖北水事研究中心”“湖北经济法律研究院”等平台。

邱秋介绍,这些资源既是科学研究平台,也是特色教学团队,这突破了依照法学专业形成的传统“教研室”式教师队伍形态,以此组建了以跨学科课程组为单元、经管法专业教师为构成的稳定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

组织学生参与开发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信息管理系统

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位于湖北武汉的汤逊湖畔,校园内环境舒朗别致,绿水环绕。邱秋表示,长期以来,该法学院重点关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被有关部门立法吸纳、借鉴。

邱秋介绍,在绿色发展法治研究领域,该法学院重点聚焦流域法治、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法治、绿色产业法治保障等方向,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设立综合性研究机构湖北水事研究中心。该中心2010年3月获评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同时,该法学院还有“湖北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治保障研究”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湖北省生态湖泊保护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人大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基地等。

此外,该法学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2017年11月,加入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成为其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了“中美环境法专家环境立法研讨会”“中日流域治理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人居署合作,举办了“可持续城市”建设中非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等。

邱秋表示,在绿色发展法治保障研究方面,该法学院拥有一支历经近20年合作所形成的跨学科、跨行业的研究团队,成员广泛分布于不同层次的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且涉及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统计学、地理学等学科。

近年来,该法学院先后为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等提供意见建议。师生共同开发“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案例信息管理系统”,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研资源,推动法学教学改革创新;组织学生参与开发“长江流域资源环境司法案例数据库”,并申请了“流域资源环境案件数据采集系统及设备”“流域案件特征信息挖掘系统及设备”等发明专利。

邱秋表示,一直以来,该法学院不仅坚持要为政府决策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智力支持,还坚持要做得“接地气、有影响”。2019年,湖北经济学院法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获批湖北省级法学特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