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学》的教学改革及其新时代使命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发布者:法学院发布时间:2018-12-05浏览次数:285

  12月1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西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民法学》的教学改革及其新时代使命”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大会签署并发表了主题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潜心中国民法学教学科研事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的《致全国民法学教师的倡议书》。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民法研究室主任谭启平主持。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蒋惠岭,重庆市教委高教处处长蒋后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先后致辞。我国著名民法学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西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金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学术顾问马俊驹,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张玉敏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经济法学、婚姻家庭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研究会的部分副会长及部分高校从事民法学教学的教师代表、司法实务部门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共同就如何促进新时代我国民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等议题建言献策。

  樊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在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之后第一个以特定的一门课程的“金课”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是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政法院校共同举办的第一个以特定的一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也是全国民法学界第一个以《民法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围绕民法学“讲什么”“改什么”“学什么”进行深入研讨,为全国民法学专家学者提供交流互动平台,也是民法学教学改革方面的一堂“金课”“示范课”,必将对我国民法教育乃至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编纂好中国民法典的各分编以及落实好即将在2020年通过的整个中国民法典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蒋惠岭在致辞中对中国《民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法学教育应该是培养通识,培养健全人格、通情达理的人才。二是培养健全的法律精神。三是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四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职业的教授。五是胸怀开阔,放眼世界。这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蒋后强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会聚了我国民法学界顶级专家,共同研究中国民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价值,研究中国民法学的学科知识体系,研究民法学的教学、教法、学法,翻开了践行中国民法学课堂革命的新篇章,必将为重庆高等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提供智库支持。

  王利明在致辞中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理论体系发表看法。他呼吁中国的民法学者要做中国民法学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和创业者,不单纯做西方民法学的翻译工和搬运工,要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做世界学术的贡献者。他呼吁中国的民法学界同仁们扎根中国大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进行大胆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在解释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研究。要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王利明指出,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民法学教学,完善民法学教学内容创新和方法,真正把每一堂民法学教学课打造成“金课”,真正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开幕式上,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金平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共同领签《致全国民法学教师的倡议书》。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的教学改革及其新时代使命”研讨会与会代表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民法教研室全体教师为共同倡议人。倡议书从“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以本为本,回归根基”“开拓创新,共建共享”“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这五个方面号召全国民法学教师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为中国民法学教育的不断进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何打造深受学生欢迎的民法学“金课”?如何深入推进“互联网+民法学教育”?人工智能在法学教育中如何应用?……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全国教学名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等与会人员共同围绕《民法学》教学改革及其时代意义,《民法学》的课程体系及其发展,《民法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等专题展开研讨。

会议现场 (贺明 摄)


合影 (贺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