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法学学科源自学校百年商科的法学积淀。1995年开设法学专业,有22年本科、12年联培硕士、11年联培博士的办学经验,获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校内,法学学科是”经管法”三大一流学科之一,也是我校最早的联合培养博士单位。
在湖北省,2012年法学学科获评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2020年获评省级特色学科,拥有湖北省首批荆楚卓越法学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培养单位、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基层组织、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等一批省级平台。2017年,入选全国区域知名高水平法学院;2018年加盟世界自然同盟环境法学院,是继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之后湖北地区第三家获批的成员单位;2019年底,作为省属院校的代表,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同步入选教育部首批70个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艾瑞森校友榜法学本科专业排名湖北第四,仅次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方向特色鲜明。学院聚焦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法学,深度对接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营绿色发展法治与营商环境法治两大传统优势特色方向,夯实国际经贸法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两大创新特色方向。
学科平台坚实。法学为省优势特色学科,湖北水事研究中心为省级优秀人文社科基地,获湖北首届政府环保奖。经济法律研究院为校级研究基地,围绕营商环境法治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团队建设基础较好。法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0人,1名湖北省法学法律专家,3名青年法学法律人才。37人具有博士学位,出站博士后近10人,14名教师具有半年以上的海外访学经历,16名教师满足学校双师型教师条件,4名教师是世界自然同盟环境法学院培训讲师,4名教师担任仲裁员。现有全日制学生1136人(含本科生985人、硕士生151人)。师资队伍、办学规模稳居省属前列。
科研成果丰硕。团队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流域立法研究》,是全国范围内推动《长江保护法》从理念走向立法实践,成果被采纳最多的单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等多项,在《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发表了一批重要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承担了一批国家和地方委托重大项目,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四个学科团队建设推动青年教师梯队迅速成长。
一、招聘基本条件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师德高尚,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二)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或优良的教学水平,在所从事学科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能对学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岗位主要包括腾龙学者领军人才(A岗、B岗)、腾龙学者拔尖人才(A岗、B岗)、腾龙学者青年英才(A岗、B岗)、科研为主岗博士、青年优秀人才。
(四)无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动的情形,且不违背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规定。
(五)本硕博或本博或硕博所学专业须与拟引进岗位需求一致或相关,研究方向符合法学学科建设需要。
二、法学青年博士学科方向和岗位要求
(一)学科方向:
1.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学等
2.民法、商法、经济法等
(二)青年博士岗位要求
1. 博士或博士后,年龄35岁以下;
2. 宪法学、法理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史学等方向;
3. 基本学术要求满足学校基本条件,具体学术要求满足学院条件;
4. 具有5年及以上法学学科专业教育背景者优先。
三、人才类别、基本条件及待遇
(一)腾龙学者人才岗位
腾龙学者人才岗位主要包括腾龙学者领军人才(A岗、B岗)、腾龙学者拔尖人才(A岗、B岗)、腾龙学者青年英才(A岗、B岗),具体聘用条件和职责参照《湖北经济学院腾龙学者群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执行。
(二)科研为主岗博士
科研为主岗博士分A、B、C三类岗位,具体聘用条件和职责参照《湖北经济学院科研为主岗博士聘用管理办法》执行。
(三)青年博士
(1)各学历阶段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2)专业为学校学科发展急需,且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优秀博士毕业生。
(3)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读博士期间的论文成果中,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排序第2的,可视同第一作者)在所属学科公认的CSSCI来源期刊和CSCD核心库期刊(参照学校中文三类)等核心学术期刊,或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收录(参照学校英文C级)的三区期刊以上级别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
四、提交材料
本招聘简章长期有效,学院诚挚邀请符合条件的法学人才来学院交流、面谈,简历请投递至邮箱rsc@hbue.edu.cn或lawschool@hbue.edu.cn,简历以“应聘学院+专业+最高学历+毕业学校+姓名”命名。
联系部门: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
联系电话:027-8197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