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表谭梦瑶发言
老生代表张兆旭发言
青年导师代表王倩发言
特聘教授刘大洪讲话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忠民讲话
本网讯9月19日下午,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导师见面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四号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特聘教授刘大洪,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忠民出席,法学院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及2025级研究生新生参加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党委书记杨专主持开学典礼,副院长潘德勇主持导师见面会。
新生代表谭梦瑶以“初心、欢迎、期许”三个关键词娓娓道来,分享“顶天立地做学问,知行合一做学者,德法并举、修身立人”的个人感受。
老生代表张兆旭以“过来人”的身份,表示研究生阶段是一段饱满而丰盈的旅程,不仅要真诚感受课堂时光与江城四季,也要在文献中深耕、在思维上精进。
青年导师代表王倩以熬汤为喻,劝诫新生别把硕士过成法考冲刺班,需“以基础文献之‘骨’熬出职业竞争之‘汤’”,静心读书、踏实走路,成为有益于国家的人。
刘大洪围绕“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发表讲话。他指出,学生需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学校、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尊重他人、善处合作竞争,遵守校规、珍惜学习机会、参与校园活动,也要恪守社会公德、投身社会实践、关注社会热点。他强调,学生要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提升自我,坚定政治方向、锤炼品德,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强健体魄、调适心理,感知美、创造美,树立劳动观念、参与劳动实践,未来为实现梦想拼搏。
张忠民对刘大洪教授亲临现场表示感谢,对开学典礼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他围绕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长、专业认知与精神塑造,寄语新同学。他建议研究生做到“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未来不迎”,鼓励大家抛却出身差异、院校对比等无谓顾虑,尽早明确自身努力方向。他表示,研究生阶段需实现从模糊认知到精准构建概念体系的跨越,培养反思意识,主动尝试提问、解析问题,做到专注深耕一个领域。他寄语同学们要“把握法律人的精神特质”,在未来两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中锤炼核心能力。
法学院导师团队集体亮相并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
开学典礼和导师见面会后,刘大洪教授作题为《市场经济、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时代经济法的“新面相”》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