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以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的要求,对2025届法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如下:
一、法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王腾、杨专
副组长:王腾、钟彦姝、段宏磊
组员:郑雅方、何再涛、黄新华、郭耀坤、唐亚辉
秘书:郭耀坤
答辩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检测、答辩及后期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处理检测、答辩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2.答辩时间、地点及答辩分组
(1)答辩时间:2025年5月15日(星期四)全天9:00——16:00。
(2)答辩分组、答辩地点详见附件。(注:实际参加一辩学生名单以答辩前公布的可参加一辩学生名单为准)
(3)答辩学生须提前候场,根据自己的“答辩编号”按序参加答辩。
(4)第二次答辩的相关安排另行通知。
| 第一组 (21人) | 第二组 (21人) | 第三组 (21人) | 第四组 (21人) | 第五组 (21人) |
组长 | 范锐敏 | 郑雅方 | 袁博 | 段宏磊 | 郭砚君 |
组员 | 黎欢欢 刘琳丽 | 左文君 郭梦圆 | 张功 王春阳 | 嵇雷 高冠宇 | 王倩 马颖 |
答辩地点 | J1-206 | J1-111 | J2-507 | J1-210 | J5-211 |
|
|
|
|
|
|
| 第六组 (21人) | 第七组 (20人) | 第八组 (20人) | 第九组 (20人) | 第十组 (20人) |
组长 | 张晓京 | 黄新华 | 王秀才 | 邱秋 | 罗文君 |
组员 | 李培培 赵清 | 黎桦 王腾 | 冯亢 涂罡 | 何再涛 丁鹏 | 王凌翔 邓沁婷 |
答辩地点 | J1-309 | J1-110 | J2-510 | J5-111 | J1-301 |
| 第十一组 (20人) | 第十二组 (20人) |
组长 | 潘德勇 | 杨莹 |
组员 | 房海军 张瑞 | 肖志锋 严念慈 |
答辩地点 | J2-405 | J1-311 |
二、答辩准备工作
1、4.28日前在格子达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管理系统完成论文查重检测,相关要求请见学校教务网通知。所有毕业论文都需进行查重检测,具体要求如下:
(1)毕业论文(设计)“总相似比”(R)≤20%;
(2)毕业论文(设计)主体格式完整(即每篇送检毕业论文需包含目录、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大部分);
(3)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35%,即不得为高风险。
(4)拟进行答辩的毕业论文(设计),需同时提交符合三项检测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测报告。
不符合以上4个要求的毕业论文,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参加答辩前,学生应填写好《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及答辩过程控制表》相关内容,并提交指导老师审阅、签定论文评语和成绩(百分制)。学生须在答辩后当场完成《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及答辩过程控制表》除“答辩小组成绩及决议”、“答辩委员会审定意见”外所有内容填写,并提交答辩秘书。没有获得指导教师签字同意的学生不能参加此次毕业论文答辩。
3、格子达系统中的“论文指导教师评分”必须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及答辩过程控制表》中的“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评定成绩(百分制)”保持一致。
三、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1.答辩组长主持、组织本小组的答辩工作,答辩秘书协助。
2.答辩流程:学生进行论文陈述(限5分钟);答辩教师提问(每生至少3个问题)(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2分钟);教师评议(3分钟)。每位学生答辩时间限15分钟;
3.参加答辩的学生需提前30分钟(8:30)携带4份(其中3份交答辩教师,1份学生答辩使用)装订好的论文,以及毕业论文查重检测报告、答辩PPT、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及答辩过程控制表,到指定的教室参加论文答辩。学生答辩时需通过播放PPT辅助答辩。
4.学生答辩后应立即填写答辩控制表相关内容,包括答辩过程(需详细记录答辩过程,包括提问及作答,简明扼要,内容完整),确认除“答辩小组成绩及决议”、“答辩委员会审定意见”外所有内容填写无误后现场提交提交答辩秘书。由答辩秘书提交答辩小组填写决议评定成绩。
5.答辩秘书及时收集答辩过程控制表并提交答辩小组组长。答辩小组综合考虑论文质量要求和答辩表现,由答辩组长将答辩小组决议及答辩成绩(百分制)填入学生答辩过程控制表相应栏目。
6.答辩小组组长计算填写学生毕业论文综合成绩,毕业论文综合成绩由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组成:论文指导老师评分*70%+答辩成绩*30%。其中两者之一不合格视为综合成绩不合格,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成绩评定采用四级记分制,即优秀((100>X≥90)、良好(90>X≥75)、合格(75>X≥60)、不合格(X<60))。
四、答辩后终稿全检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完成后,学生需在一周内在格子达“答辩后终稿”模块将毕业论文(设计)终稿上传至系统(具体的上传文本规范后续统一通知),每篇论文(设计)电子档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专业+论文题目”。指导老师在系统进行终稿确认后,学院在第14周结束前统一对所有导师审核通过的毕业论文(设计)终稿再次进行检测(包含查重检测、格式检测、AIGC检测),终稿检测不达标的毕业论文(设计)需由学生自行在格子达系统再次进行检测,直至三项检测通过后方可由所在学院录入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查重不达标的毕业论文(设计),一经发现,已取得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作废,已授予学位予以撤销,并通报批评其指导教师,追究指导教师教学事故责任。
五、存档工作
5月29日前,指导老师完成所有毕业论文指导和成绩审定工作,学生根据毕业论文归档材料及要求完成材料装袋,由指导老师检查论文归档材料信息无误后交学院教学秘书。所有材料按以下顺序归档: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3.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稿(注指导教师批阅痕迹);
4.毕业论文(设计)终稿;
5.格子达论文检测报告单(全文标明引文);
6.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控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