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久教授从中国是孤独的大国,没有关系很铁的盟国,需要“打造软实力”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谈起,首先阐述了对国家形象建设的两个基本认识前提:第一,承认国家形象建设是个“问题”,存在评判形象的共同价值观和标准,需要有共同的国际政治准则、文明准则。第二,国家形象反映的不仅是军事、经济实力,而是综合国力和影响力。接下来从政府、企业、国民、景观、舆论、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阐释了国家形象的制约因素,认为国家形象建设不仅是属于外交,更是内政问题;对内治理的“善政”更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最核心的是是政府和国民的现实作为问题,国家形象建设不仅取决于政府“怎么做”,还取决于人民“怎么做”;不仅取决于国际上“怎么看”,更取决于国内人民“怎么看”;不仅取决于硬实力,更主要来自一个国家基本价值和道德文明的感召力、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系统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政治军事文化历史,现代社会还取决与经济因素。最后,张教授提出了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是追求“美好国家非”“完美国家”。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练好内功”,内外兼修;最低限度:防止和减少极端思想和“最恶劣事件”发生;二是坚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常态化”外交,用更加开放、理性、务实的心态处理外交事务;了解海外受众,了解别人“想什么”,决定说什么、做什么。张教授还驳斥了当前对于国家形象构建设的几种流行的错误认识:唯利论与硬实力观、片面阴谋论与极端民族情绪、暴力论、民众无所作为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形象构建需要做好六个维度的工作,即政府维度。提供善治的能力和绩效;灵活的外交;引领进和捍卫人类文明、国际社会正义的能力;企业维度: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文化维度: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真正的特色才是世界的;景观、旅游景点维度:城市与乡村的地域特色、空间形态、历史记忆、市容市貌等,最直观地传达国家文化气质和国民文明素养;国民维度:细节;人性化,公共道德、素养。国民素质高一分,国家形象美十分。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亲身接触,形成的印象是最感性、最真实的;舆论维度:意识形态宣传更有说服力。
两个小时的讲座,张教授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极富感染力,同学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获益匪浅。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所关心的国际国内问题提问,张教授也与大家共同交流了自己对国内外形势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