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队伍正文
  • 张忠民博导简介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法学院 阅读次数:22   【字体:   


    张忠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

      系:

    湖北经济学院

    出生年月:

    1979年6月

      贯:

    河南方城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E-mail:

    lawzzm@qq.com

      

    现任职务

    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理事


    主讲课程

    环境法学能源法学、生态文明学


    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法、能源法、生态文明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成果

    在《中国法学》《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人民日报·理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报刊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项目,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研究;核心参与了多部法律、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立法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代表性成果如下:


    1.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法治创新研究”,2018年,首席专家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环境法典化的中国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2024年,子课题负责人

    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生态文明交叉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2023年,主持

    4)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环境经济形势分析研究”,2020年,主持;

    5)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项目“土壤污染审判的实然与应然”,2017年,主持

    6)湖北省社科基金“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保障机制研究——以地方立法为视角”,2016年,主持;

    7)财政部部部共建课题“环保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责任”,2015年,主持

    8)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机制与政策研究”,2015年,主持

    9)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生态文明背景下能源法的变革”,2014年,主持;

    1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与能源法创新研究”,2013年,主持


      2.主要学术论文

    1)《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基础与规范构造》,《现代法学》202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4年第12期转载)

    2)《能源法的法权构造及其体系展开》,《政法论丛》2024年第2期。

    3)《环境司法的能动协同现象与形成发展逻辑》,《中国法学》202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4年第2期转载)

    4)《法典的体系定位与规范结构——基于宪法与环境法立法交互逻辑的证成》,《法商研究》2022年第6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5)《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政治与法律》2022年第7期。

    6)《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的编纂逻辑与规范表达》,《政法论坛》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22年第8期转载)

    7)《环境法典绿色低碳发展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体系回应与制度落实》,《法律科学》2022年第1期。

    8)《能源监管生态目标的维度及其法律表达——以电力监管为中心》,《法商研究》2018年第6期。

    9)《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实证检视:以环境审判机构和环境审判机制为中心》,《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

    10)《生态破坏的司法救济——基于5792份环境裁判文书样本的分析》,《法学》2016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与司法制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1)《环境公益诉讼被告的局限及其克服》,《环球法律评论》2016年第5期。

    12)《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对象》,《法律科学》201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典型环境案例的案例指导功能之辨: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32个典型环境案例为样本》,《法学》2015年第10期。

    14)《我国能源诉讼专门化问题之探究》,《环球法律评论》2014年第6(《人大复印资料·诉讼与司法制度》20152月全文转载)

    15)《能源危机的私法应对——以能源合同为中心》,《法商研究》2013年第2期。

    16)《生态环境法典中刚性与柔性治理的系统配置及效能实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2期。

    17)《“双碳”目标的法治回应论纲——以环境司法为中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4期。

    18)《中国农村能源正义的法律实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2期。

    19)《发挥法律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作用》,《人民日报·理论》20131218日。


      

    社会经历及主要荣誉

    2001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8月美国佛蒙特法学院环境法专业毕业,获法律硕士学位。曾参与筹建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湖北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挂职锻炼,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佛蒙特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Ecological Civilization主编。

    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法律事务部部长、政策研究与法治办公室主任、文澜特聘教授,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挂职)。20256月,任湖北经济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